1450年是什么生肖?
1450年是农历庚寅虎年,是明朝的明英宗正统五年。 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帝国——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帝国已经日薄西山,内斗严重;而欧洲正处于“百年战争”(法国和英勃混战)之中,火器已经开始大量装备军队并改变作战方式。
而此时中国处于明代中后期,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,手工业和商业都十分发达,出现了一大批资本主义萌芽,并且与亚洲的其他国家有了广泛的贸易往来。 在中国历史上,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皇帝。他即位时只有十九岁,在位时间从公元1435年至1464年,共三十年来,其中前七年由太后孙氏摄政,后二十三年自己亲政。这位年轻的帝王先后平定“土木之变”、“南宫之变”,收复了被瓦剌占领的领土,还曾经御驾亲征击败了蒙古瓦剌部,称得上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。
然而,就是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帝王最后却落得个被囚禁而死、葬于“冷宫”里的悲惨下场。 这主要是因为明英宗在位的后期昏庸无能,滥杀功臣,信用宦官,加之气候变暖,北元残部再度复兴,东北女真建奴部日渐强盛,使得北方边关形势危急,而江南地区又连年干旱,民不聊生,爆发了著名的“羊角风”灾荒。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,英宗皇帝却还热衷于修建宫殿、园子,生活奢侈,导致国库空虚,民不聊生。
到了公元1450年,即英宗正德五年,形势更加恶劣,北方鞑靼部联合瓦剌一起南侵,连破数关,直逼京师(今北京),京师大震!此时朝臣们才想起已经被流放到甘肃的“叛臣”王振来,纷纷上书请复王振原职,让他率领“五军兵马”出征。英宗也下诏恢复王振的一切官职,并封他为“恭惟辅国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太师敬渊先生”,命其统率诸将北上御敌。
王振既得复官,大喜过望,遂于次年统帅大军出征,连破瓦剌兵两营,斩首二百余级,瓦剌军逃去。不过王振的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,开始在大同、朔州一带大肆掠夺民财,抢得无数粮草、财物以后回到京师。为此朝廷给予王振格外赏赐,将其庄园扩大到三百顷,并加封为王,世袭罔替。
然而正是这一仗,打掉了蒙古各部重新兴起的气势,同时也使早已不满王振跋扈的文武群臣找到了新的把柄,朝中势力最大的三杨(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)联手,加上皇太子太妃等,共同发动了“废立事件”(即所谓“梃击案”),给王振以沉重打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