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肖依据什么关系?
这个问题的提出,说明题主已经对十二生肖产生了疑问。我这里先说一下我的看法。 首先,十二生肖是原始信仰中的十二属相。这属于原始宗教信仰中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。它们被用来指代每个月的象形文字(古汉字)偏旁部首或符号。这种每个字母配一个形象的解释的方式,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。比如“日”字旁表示光明、太阳的意思;“月”字边表示月亮、月光的意思。
随着文字的出现和普及,人们用文字来记录语言,而每句话都有一个主题——也就是现代汉语所谓的主语(古人称之的“文")。这种每一个词(现代汉语词汇)都有一个读音的形式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。但是这样的句子缺乏动感,表达不了句子主体所在的位置和方向。于是古人就用“走之”(古代称“辵”)字表示行动的词。“高”字的上面部分就表示天空,下面部分表示道路。 这种以形表意的文字系统非常复杂。古人为了便于学认,就把所有的文字都进行归类,把字形相似或者声调相近的字归成一类,以便于记忆。于是,像“高”“音”“英”“章"等字的字形就被归类到了“高字部”。
同样的道理,将同一个部首的字收集在一起,形成一个字族,以便学习。古代的识字课本都是以字族的形式出现的。这样既便于查找,又便于记忆。比如《尔雅》(最早收录的古代词典之一,比甲骨文更早)中的“释草”“釋木”“釋蟲”等等。 那么问题就来了,一年的时间怎么能够用一个形象来形容呢?一个月的时间怎么能够让每一个字都来表现一次呢?古人是很讲究科学的,他们不可能凭空想象出这些形象。既然每月都用一个字来表达,那每年肯定要用十二个字来表达了。于是古人就想到了地支。因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,正好代表着十二个月。而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起来,可以组成60组信息。每组信息对应着一年的60天,也就是一年被分成24节,每一节15天,恰好与公历每年的日期数量相同。所以每逢公历的日期数,就是干支历的节气。 而每逢农历的月份,就使用地支来记载。每一天就使用天干标记。这样,农历就很好地与公历协调起来了。而这种干支纪年法,一直延续了下来。直到今天,我国人民还在使用着这套纪年方法。
而这一套系统之中,有一个重要的概念,就是纳音五行。这是基于干支历的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,而得出来的,一套推算方法。它以甲子年为开端,根据干支历的计算,如果某人生在了甲子的那一年,那么他的五行属“海中金”(庚申辛酉为“石榴木”命,壬戌癸亥为“大海水”命。。。)。以这一年为一个周期,人的命运就会有一个大的起伏。
而生肖作为年下的一个小周期,它的计算是以农历年份开始的。当新的立春到来的时候,生肖算作一个新周期,每十二年一轮回。在这种推算方式下,每个人的出生年份都会有自己的生肖。而十二个生肖循环往复,每个人都不会例外。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,我已经尽力将过程写得通俗易懂了。如有不解之处,欢迎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