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星什么生肖?
“显”通“现”,有出现、显露的意思。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君子之礼,必有尊也,然后可以展敬、显示、昭事;必有先也,而后可正位、临观、观象。”孔颖达疏:“凡行礼仪,必有尊贵者以著其上下之序,然后我可得於尊位而祭祀也;必有祖先在者,然后我可立於正位而祭祀也。”
“显”字又指光明,与“隐”相反。《易·乾》:“大壮,大者,正大光明之意。”“显”还有明显、高贵等意思。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朕闻之,天下称孝者,莫如曾参。今太子见天子,天子亦曰’甚好孝'。此为人子者,所谓大孝矣。臣尝受《尚书》,读过曾参所着文章,实不欺谎。且太子之父母,皆为皇帝,得亲见之,况太子之人品乎!” 由上述意思推知,“显星”是指一颗地位高贵而又闪闪发光的星星。那么,它最有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“天枢”(斗柄第一星)和“文昌”(第二星)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首先,北斗七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。古时人们晚上出门靠它判断方位,白天看太阳的位置估测时间,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。据考证,“北斗”二字便来自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北斗七星的称呼。[1] 其次,中国人将北斗七星与阴阳五行相配,认为它们分别属于五方的七宿。其中,天枢属木,谓之“太微”;文昌属火,谓之“天文”;玉衡属土,谓“天市”;开阳属金,谓之“紫微”;摇光属水,谓之“北极”。这样,北斗七星就相当于天上的七座宫殿,每座各有主神管理。它们的位置是不动的,但颜色会有变化,古人通过观察它们的色彩确定时辰。
第三,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和文昌不仅位置突出,而且闪烁明亮,无论怎样都会有光芒显现,符合“显星”的形象特征。 第四,中国古书中有不少关于“显星”或“文星”的记载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阁道,亦日天街。张宿有星,谓之天门……此星昏而晨见,未明而在天上,谓之轩辕。此星大明,则为福,为吉;此星暗昧,则凶咎,为兵血乱。”唐李亢《独异志》卷下:“帝尧之时,昼晷测之,今之午乃三辰之末,故尧断三辰为首,谓今日为午。”清顾禄《清嘉录》卷四:“正月,朔旦,谓之上元,俗呼为‘元宵’,张灯结彩,为正月一大节。唐人诗云‘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’是也。自唐以下,各从岁时之序,于正月十二日为‘上元’。宋人词云‘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’是也。”上述记载中的“阁道”,“天街”,“元夜”的“元”,“上元”,都是指北斗七星中的某颗或者几颗星辰。
综上所论,我认为“显星”指的就是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和文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