诉代表什么生肖?
“诉”字,上面是“言”,下面是“渝(yu四声)”,本意是说话、告状的意思。 下面分3点讲一下我的理解:
1.“言”字表示内容; “渝”的本义是改变,这里指态度上的转变。
2.“言”要“渝”出来,需要表达,所以是说的意思; “述”在《说文》里有:“陈也。”也就是陈述、告诉的意思。 所以“述”和“讼”都表示言语的表达,只不过一个侧重说出来,一个侧重诉状而已。
3.“讼”表示这种表达是要通过法律途径的,所以有打官司的意思——“讼”的本义就是打官司。 而“述”没有这个含义。 如果要详细区分的话:“诉”强调已经发生了的事实;“述”着重于过去的事情;“讼”侧重于尚未发生,或者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。 但是现实生活中,这三者常常混合一起使用,并不明显区别它们之间的含义界线。 如:
1.他向她诉(xu)说了许多甜言蜜语。 (诉:说)
2.他把这一切都原原本本地述(shu)说了出来。 (述:说)
3.他因偷盗被讼(song)了。 (讼:打官司)
子(zǐ)会意。《说文》:“子,十一月,阳气动,万物滋,人以为称。”像小儿在襁褓中鼓腹而卧之形。本义:古代对儿女的通称。
“子”有十二种解释含意。
1、古代对儿女的通称。《木兰诗》:“阿爷无大~,木兰无长兄。”王安石《书湖阴先生壁》:“西家八月~,窃果以馈翁”。
2、用于直接称呼别人,尊称对方,相当于您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使~,为绍介焉……”,即派遣我,做介绍人……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老臣今者殊不欲食,以此~知已矣”,即我今天不想吃东西,通过这点我知道自己快要死了。
3、尊称男子,多附在姓、姓名、字或爵位、官职之后,相当于公子、大人,可译为他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于是皇~升,振玉音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108回:“鲁肃引孔明见~曰:‘是何书也?’”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有分教:高太尉陷害的,今日番充军、教场~”。
4、丈夫的配偶。《左传·桓公十七年》:“寡人辱~,又不能庇”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女有贵~,无主,又不冢”。
5、对幼小者的爱称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杨洪传》:“惟家~元袭在东吴为人质,恐不能自全”。
6、通“兹”。《易·同人》:“伏~勿用。”孔颖达疏:“伏~勿用,犹云伏此勿用也”。
7、通“仔”。幼小。《诗·周南·羔羊》:“彼~羔羊”。
8、姓。东汉有子宏,北齐有子僧辩。
9、通“仔”。仔细。《晏子春秋·谏下·景公与晏子驰猎而渴晏子请饮于君之酒具》:“今而逃,~察,是刑重也”。
10、(指针的)时分。邹韬奋《经历·两个少年的惨杀案》:“十二点三十三~钟的时候那辆自行车的铃声响过之后”。
11、指十二信俗之一:子信俗,其以“子”为名号,自称“子儿”、“子人”等。
12、指十二时辰之一。凌晨十一时至二三时为子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