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肖以什么为界?
现在通行的十二生肖排法,是按农历计算的。 农历的干支纪年法,每年由立春开始到次年的立春,为一个甲子。十二个甲子一年,六个甲子一月,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一一对应,六个“子”就是六旬之首。这相当于公历的1月2日~1月31日。
公历每年的元旦,在农历中并不是每年都相同的。采用农历计岁的年份,各人的属相并非固定的,每十二年或十六年,每个人的属相就要变一次。比如某人生在某年的正月初一(公历2月5日)之前,那这一年他就属虎;过了正月初一,到了立春之时,他变成了属牛;再到下一年的正月初一,他变成属虎……如此循环往复,周而复始。
不过,由于人们习惯上把春节作为新的开始,而公历的一月又比春节提前了不少时间,所以,当新年到来之际,很多人发现,自己的属相并没有发生变化,还跟了一年多甚至是更长时间的“旧”年。这是因为公历的元旦与农历的春节,在阴阳历里分别属于上下半年的起始。
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,是一个“流年”,大约365天;而从冬至到下一次冬至,则是另一个“流年”,也是365天左右。在一个“流年”里,人通常不会衰老很多,头发也不会全部变白(比如年轻人剪了光头,过一段时间就长出了新发)。但是,在阴阳合历的24节气中,有两个“大寒”和一个“立春”,所以,在经历了两个“小寒”“大雪”“霜降”……之后,从“大寒”到“立春”之间,虽然只间隔着一个“立春”,但季节已经变化,正是“冰雪融化,草木萌芽”的时候。
人们将“立春”作为新一年的起点,也象征新的生命、新的轮回的开始。 而阴历的正月(十一月),在阳历中却往往处于年末。这样,从立冬到大年初一,这一段时间里的出生的人,就拥有了一个新的生命,有了一个新的开始,他们的属相自然随着立春而来。
如果一个人在农历的某一月份中,既无生日又无节日的情况下去世了,那么他的属相会随立春而发生变化吗?——当然!而且会随下一年的立春而彻底改变。 至于出生在几月的动物,其实并无所谓。因为无论虎牛马羊还是鸡狗猪鼠,都是二十四节气循环一周之后才出现的动物。也就是说,这些动物在春天不是先遣部队,而是在冬天末尾或者来年春天到来时集体出现。在漫长的古代,人们并不会特别看重生个月的意义。反而对立春这个代表万物更新和下一个轮回的日子很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