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生肖本来有猫吗?
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。其中,子、午、卯、酉在十二地支中对应着火,称“四正”;寅、申、巳、亥对应这土,称“四长”;辰、戌、丑、未对应水,称“四库”。所以十二生肖本就有猫,且只有一只(公)。
子鼠,由于阴阳性质的不同,又分阴木老鼠和阳火老鼠。这是以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得出的结论的。子是“滋”的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子者,男子之德,万物滋焉。”“子”还指有学问的人——孔子,因为子是尊称,就像现代对老师的尊称“老师”一样。
丑牛,对应着春季二月,正是万物复苏之时。故为阴土,属柔。正如唐代李筌所著《五行大义》所言:“立春之后,阴阳交至,众阴既盛,一阳始动,故立春后五日内,土必遇阳。”又因春天万物生长,离不开水的滋养,故丑又含水分。
寅虎,阳气生发,属于阳木。如《尚书•舜典》所说:“正月旦日,舜格于大庙,百工咸理,各执其职。”说明在正月里,各行各业开始忙碌起来。而古代工匠,往往由世家传承,如鲁班就是世代相传的能工巧匠。寅所代表的老虎可以说是百兽之王,又能与“工”相通。老虎在这几天里最为活跃。
卯兔,对应的月份是阳春三月,所谓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这个时候阴气渐强。按照古人的看法,月亮也有圆缺的时候,每月八次轮回,周而复始。月亮最圆时是在农历十四、十五这两天,正好对应着阴气的极致。过了这一天,月盈亏渐减,直到农历二十三前后,就完全成了阳线。也就是说,从初三到初七,是月亮逐渐变成新月的过程。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兔子逐渐长出头颈的过程,因此为阳木。
辰龙,阳土。相当于农历的四月,所谓的“谷雨”即雨生百谷,这是一个播种的月份。大地返青,草木欣欣向荣,需要雨水滋润。恰逢此时,太阳位于白羊星座,昼夜平均,寒气消退,草木得以快速生长。在这个月里有“春雨贵如油”的说法。
巳蛇,阴火。相当于农历五月,此时温度升高,草木茂盛。但是也有“夏至一阴生”的道理在其中——“阴生”指的是树木的枝叶。虽然白天时间增长,但阴气仍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积聚。
午马,阳火。六月天热,草木茂盛。不过到了农历六月,阳气达到极致,草木也开始枯萎,所谓“大暑小暑,上蒸下煮”,人容易感到烦躁不安,情绪波动。
未羊,阴土。农历七月立秋,庄稼开始成熟,羊在这个月里将食物嚼烂,供养众生,付出自己的营养,所以未羊的“未”含有祭祀之意。
申猴,阳金。八月白露降,气温下降明显,草木开始凋零,进入深秋。这个时期收获季节即将到来,勤劳的猴子开始忙碌起来。
酉鸡,阴金。相当于农历九月,寒露节气,天气转冷,草木枯萎。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民这个时候终于迎来自己的收获季,所以鸡在这个月里显得非常繁忙,“夜半三更鸡长鸣”,正是这个意思。
戌狗,阳土。十月冬至,阴气极盛,万物蛰伏。人们也要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,所以此时狗的作用就显现出来,看家护院、驱逐盗贼。
亥猪,阴水。十一月大雪,江河冻结。猪最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,这时节正是孕育胚胎的好时候,猪吃饱了睡,睡了吃,不多问人间事,所以得“静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