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是属什么生肖?

阚段阚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农历十二月为腊月,俗称腊月狗(腊月狗多灾);正月为寅月,俗称虎头蛇尾月、虎月、元月、新年月等;二月为卯月,俗称兔月;三月为辰月,俗称龙月、早龙月;四月为巳月,俗称蛇月;五月为午月,俗称马月;六月为未月,俗称猴月;七月为申月,俗称鸡月;八月为酉月,俗称兔月;九月为戌月,俗称狗月;十月为天干地支纪月法中的亥月,俗称猪月;十一月为子月,俗称鼠月;十二月为丑月,俗称牛月。 以上月份均为农历月份。

而人们习惯把公历13-12月分成三个部分,分别称为上季,中季和下季。其中1-3月为上季,4-6为中季,7-12月为下季。每个季节包括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,共五个天文现象。

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是按顺序排列的,每一个节气间隔时间为30天左右。十二个中气在农历中也按顺序排列,一个的中气相隔时间也是30天,只有闰年多增加一个节气或中气。 在农历中节气和中气的意义没有特别的区别,都意味着雨水的增多,气温回升。而冬至以后白昼一天比一天延长,雨水也逐渐增多。从冬至起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雨水开始增多,过不了几周就能闻到田地里麦苗萌发的气息。

而在古人看来,整个冬季都处在“阴阳不通”的状态之中,冬至一阳生,虽然阴气盛极而衰,但阴盛阳微,故称“蛰居”。小寒大寒,冰封雪飘,自然界的阳气始终不得伸展。等到立春之后,阴阳交替,万物始生,大自然渐渐有了生机。所以,立春是古人生长发育的第一个转折点,相当于现代人打春后的青春期。这个时期气候温暖多风,草木发芽生长,自然界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气息。

由此可以看出,立春之前,冬天虽已过去,但春天还没有到来。这时天地之间阴阳未定,万物尚未复苏,故属“冬肖”即十二生肖之末——“狗”。

傅羽昕傅羽昕优质答主

十二生肖,又叫属相,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,包括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。“十二生肖”这个概念,出自《幽明录》,其中有“宋元嘉(南朝宋文帝)中,有此十二种兽,甚怪”的文字。但是,这一传说在《史记·天官书》有所提及,“海旁寒暑少,其人民一带异于中州:封疆循海鳞次,将数百城,民相遇辄相谓‘鼠吾猪’、‘彘吾鸡’、‘猴吾牛’……”。《史记索隐》注称“鼠音斯,……鸡吾彘音真……如是各呼异语,彼此相诮。”

十二生肖的起源,有很多说法。《唐书·吕才传》称“十二辰,魏晋以来以十二兽表示之”,这表明生肖的动物之说始于魏晋。《开元占经》有“天官星纪,星名记载,鼠、牛、龙、蛇等,各取所象,为此以为之”,可见天官星宿是生肖的源头。《抱朴子内篇·论仙》有“北方丑寅之位,故为青牛、白马、黄犬焉”,这表明生肖的产生与方位有关,是原始图腾崇拜的遗留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有“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姮娥以窃食之”,高诱注称“姮娥,羿妻;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未及服食之,姮娥盗食之,得仙,奔入月中为月精也”,这表明西王母是十二生肖之源头。

十二生肖与十二月相配的记载,较早见于东汉王充的《论衡·物势篇》,其中有“寅,木也,其禽,虎也。戌,土也,其禽,犬也……午,马也;子,鼠也;酉,鸡也;卯,兔也。……申,猴也;亥,豕也”等文字。南北朝时期,梁代文学家沈约《宋书·符瑞志》也有类似记载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风悔篇》也有“江南,鄙北语,言‘老’为吴、越间语也。有一士大夫,家甚清贫,无衣复,独卧无被,铃‘老不着被,风入’。为时所嘲。”

十二生肖的歌谣,各地多有流传。有《十二月十二属相歌》:“正月春节开门吉,喜鹊枝头叫叽叽。二月杨梅开花时,山间彩蝶在嬉戏。三月桃花红艳艳,可爱白兔林里蹿。四月桑田农事忙,耕牛辛勤把活干。五月榴花红似火,美丽金鸡满地啄。六月竹林笼轻烟,竹下熊猫在解馋。七月红苕藤缠绕,胖狗树荫把凉消。八月桂花分外香,狡猾兔子偷进仓。九月重阳登高处,丹顶仙鹤把头点。十月霜叶红胜火,架下小猴在玩闹。十一月冬雪铺大地,胖猪拱进热窝里。十二月梅花傲霜雪,雄狮林中正酣眠。”

有《十二生肖歌谣》:“子是鼠,丑是牛,扭动身子跑过来;寅是虎,卯是兔,一蹦一跳来玩耍;辰是龙,巳是蛇,伸长身子来喝水;午是马,未是羊,四条腿儿使劲跑;申是猴,酉是鸡,爬到树上喔喔啼;戌是狗,亥是猪,跑来跑去笑嘻嘻。”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