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哪年改革?
1、2013年起,教育部统一命题,数学分为一(工科)二(理科)三(经济类等)四(医学类)四个级别; 2、2016年起,政治开始分级命制,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试题一(马哲部分)、试题二(毛中特部分);任汝芬等考前押题卷风靡一时;
3、2019年起,教育硕士(MEC)的333教育综合不再由国家统一命题,由各省自行命题;
4、2020年起,研究生初试新增国家分数线,区分A类(一区)、B类(二区)考生,当年考试难度与分数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; B/C线与A线的差值逐年增加,从当年的5分增加到如今的10分;
5、2022年起,研究生招生实行网上报名,同时规定网报时间段和报考点;
6、2023年起,新增博士“申请-考核”制招生模式。 “申请-考核”制即申请者提交申请材料,招生单位组织进行材料初筛及资格审查后,安排复试,确定是否录取。
考研的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。要准确提供考研的哪年改革具体信息,我无法提供准确的年份。但是,我可以告诉你一些较为重大的改革时间点。在中国,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主要改革和调整包括:
1. 2008年开始,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实行分硕博士两个阶段完成。此前,硕士研究生招生实行推荐制度,本科毕业就直接纳入招生系统。改革为全国统一考试录取,更加规范化和公平化。
2. 2010年开始,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分类考试。这一改革旨在优化招生考试模式,将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分开管理。学术学位研究生主要通过考研统一考试招生,而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设置单独的专业学位硕士全国联考招生。
3. 2011年开始,实行研究生招生改革方案,包括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学科含量,建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举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,设置专门的科研经费支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等。
4. 2016年开始,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(考研英语、政治等)实行联合考试,旨在公平、公正的考选研究生。此前,各个高校自行组织试题的命制和评卷工作。
总体来看,考研改革一直呈现出逐步完善、公平、透明的方向。具体哪年进行的改革,可能需要查阅具体的官方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