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非得复试吗?
不一定,要看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情况。 先讲个特例。2019年,我报考的是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(简称北林计科),当时这个专业的复试线是348分,我有同学考了这个专业,刚好过了复试线,但排名比较靠后。按照1:1.2的比例,大概有6个人参加复试,我那位朋友在复试中表现不佳,被刷了下来。所以在这之前,他的调剂出路只有两个——要么同院系同专业调,但名额已用完;要么同院系不同专业调,但需要加试两门专业课(计算机系几乎所有专业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,只有计算智能一个方向单独成院,因此需要加试)。
后来,我这位朋友选择了第二方案,顺利调剂到计科院的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(简称北林应工)。为什么说他幸运呢?因为北林应工的复试线同样是348分!而且比北林计科少了50多分! 再来讲正常情况。以我的切身经历为例,我在2018年参加北大软微的复试时,共20人进入复试(包括调剂),最终录取17人。而在此之前,北大软微的复试线一直都很高,比如2017年是340分,2016年是330分。所以可以预见,如果没有特别优秀的材料或极其出色的表现,大部分人的结局就像我一样,“被刷”字面意思上就是把你刷下来,你只能等下一个招生季,或者准备二战。不过,被刷并不意味着结束,有些学校会有一些特殊政策,比如允许低分考生补录(前提是不能过调剂系统开放的时间门槛)、允许考生校内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等等。但是,这种概率是非常小的。 这里也顺便讲讲一些坑爹院校的复试安排。有的学校在复试过程中,会让考生做PPT自我介绍,然后随机问问题。然而,这些问题往往非常不靠谱,可能是随便翻一本专业课书籍让答其中任意一章的内容。还有的院校会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复试题目,这种不确定性更强了。当然,也有少部分学校会让考生随机抽题并当场作答,如人大信息学院的部分专业就采用这种形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