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住宿在哪?
建议先定一下考的学校,再定住的地方! 为什么呢?因为每个学校附近都有很多寄宿机构,但是每个学校的招生人数,推免人数,初试分数线,复试比例等等信息不同,就决定了你要选择的寄宿机构的差别(注意:有的寄宿机构只能接收XX大学的学生,因为宿舍条件太好,不想给别人共享) 举个例子: 武汉某大学有300个招生计划,有50个保研名额,初试分数线总分比国家线高10分,复试比例是1.2:1;
另一个学校也有300个招生计划,有50个名额给保研,初试分数线总分比国家线低10分,但复试比例却是1:1.5;
那两个学校的寄宿环境差不多吗?住宿价格一样吗?——肯定不一样! 所以呢,建议同学先确定要考哪所学校,然后根据目标来寻找合适的寄宿地点(当然,如果能找到认识的人住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最好不过了,可以互相有个照应)。
如果暂时没有明确的目标,可以先找一处住所,先复习起来,等有了目标,再换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地点! 我当时是19年考研,由于是二战,所以在准备的时候相对比较成熟,考虑的问题也比较多。虽然最终结果还是没上岸,但整个过程还是有许多值得分享的经验或教训。我当时的计划是先找房子,后定学校。
我在18年考研的时候,就是在武汉郊区租了一个民房,环境相当不错,周围也很安静。但是因为缺乏对新政策的研究和把握,再加上自己学艺不精,没能上的了岸。 所以到了19年考研的时候,我吸取了上一年犯下的错误,决定先找准目标学校,然后再找合适的住处。于是在暑假之前,我就把目标定在了XX大学。
通过多方打探,知道了该校的招生人数、推免人数、初试题型 etc.之后,我又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复习方案。 由于我英语底子比较好,所以就没怎么花时间和精力在这门学科上。
重点攻破了数学和专业课。最后成绩出来,两门专业课都接近140,数学也考了107。 所以如果你想考研,又不知道该选什么学校的话,可以先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,看看这个范围内都有些什么学校,这些学校各是什么档次,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