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大经济学考研难吗?
1.首先,难度主要取决于你的基础、努力程度和选择的学校。对于人大这样的名校来说肯定是很难的,但是对于很多考生(包括我)来说,又觉得很难跨进这个门槛。 2.其次,我觉得在决定要考人大之后,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。因为人大的专业课难度很大,而且有大量的计算题,所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。
3.最后,我觉得人大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学校,只要你能考上,学校就会给你一个很好的平台。当然,人大的录取人数很少,大概只有个位数。 4.我的建议是: 第一,早点开始复习,最好是大三下学期就开始看数学了。 第二,专业课尽早开始背,尤其是西方经济学。经济金融学院的专业课有微观和宏观两门课程,其中宏观是最难的,所以一定要提前背好。 第三,人大复试很看重数学能力,所以不要忘了好好复习基础知识。 第四,人大的出题风格比较稳定,所以可以多看看往年的试卷和题库。
5.关于备考,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经验和心得。
第一,专业课。
人大初试专业课有两门:西方经济学和三选一(计量经济学、金融学或财政学),复试专业课为政治经济学和投资学。 西方经济学(微、宏观):这门课是重中之重,也是最难的一门。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多花时间吃透课本。
我在大三那年的暑假把高鸿业的教材和范里安的教材都过了一遍,然后把课后习题全部做了一遍;大四上学期将罗斯的教材过了一遍,并做了笔记。到了大四寒假又把罗斯的教材过了一遍,并将所有课后习题都做完,同时把圣才的课后习题答案也看完。
最后在考前一个月,我把人大本科的课件又过了一遍。西方经济学的复习一定要全面且细致,千万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虽然这门课难度很大,但还是要尽量多做题,多做真题和模拟题,以巩固所学知识。还要多加练习基本运算,以免在考试时出现运算错误的情况而失分。
计量经济学:这门考试难度不大,关键是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。我在大三的时候买了一本计量教材自己学习,不过因为这门课比较难,所以我只学到了第二章就放弃了。后来到大四上学期才开始认真看书,并把所有公式都整理出来。然后我又买了范丽虹老师的书,并看了她的教学视频。最后我又看了人大本科的课件以及CUL版的资料,并做了他们的题目。计量经济学的复习一定要认真且仔细,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,否则就会丢分。
金融学或财政学:这门考试相对容易一些,而且所占分数也不高。我是在大三下学期的期末才开始的,当时只是匆匆看了一遍书本,并没有做太多的习题。不过人大金融学本科的教学课件还是很实用的,可以拿来直接作为参考教材用,这样会节省不少时间。
第二,数学三。 数学我是跟的汤家凤老师,前期是看他的基础班视频,并配合着《高等数学辅导讲义》进行学习。然后中期是做汤家凤的全书习题,以及《1800基础篇》部分。后期就是刷真题和模拟套卷。
第三,英语一。 英语是我花时间最长的几科之一,因此分数也还算说得过去。单词是贯穿整个备考阶段的任务,每天都需要固定时间进行记忆,而且要把重点放在熟词僻义上。阅读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一环,所以要多做、多分析,尤其是近十年的真题一定要多做几遍。小作文和大作文是可以事先准备好模板的,这样可以节省不少复习时间。新题型和完形填词的分值不高,但是比较容易拿分,所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阅读和写作。
第四,政治。 我高中时就是理科生,所以对政治并不是特别感兴趣。再加上我对选择题更加重视,所以就只看了肖秀荣系列的书目和一些模拟卷的选择题。至于最后的论述题,只要背一下肖四就可以了,毕竟今年肖老又是“押题王”嘛!